星空体育下载沈阳日报报史馆展品《识字证书》:排版员“扫盲”两年
时间: 2024-05-19 12:30:22来源:星空体育下载官网 作者:星空体育下载链接 浏览次数:9
  9月24日,“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—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”(以下简称“70周年成就展”)在北京展览馆正式向公众开放,每天上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,都可以在展览上见到这张奇特的“

  9月24日,“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—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”(以下简称“70周年成就展”)在北京展览馆正式向公众开放,每天上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,都可以在展览上见到这张奇特的“识字证书”。

  “识字证书”的主人名叫姜桂云,退休前一直是沈阳日报社的排版工人。1953年,她在报社开办的扫盲班学习后,获得这张由“沈阳日报社职工业余学校”颁发的证书。后来,热爱学习、努力工作的姜桂云,还被评为“三八红旗手”和沈阳市劳动模范。这张带着沧桑印迹的证书,作为“70周年成就展”中的沈阳元素,见证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——新中国成立后,短短几年间,就使2200万人脱离文盲。

  新中国刚成立时,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,据统计,文盲率高达80%。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,为解决这一问题,从1952年开始,我国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。

  先于全中国解放的东北,更早意识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。1948年11月23日,中央东北局在沈阳召开扩大会议,通过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件:《关于全东北解放后形势与任务的决议》。除要求东北地区加速生产建设、支援全国解放外,决议还特别指出,“为了胜利地进行经济建设,我们还需要有文化建设相配合”,“培养新的经济建设人才,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”。

  沈阳日报社原编委张永,虽已92岁高龄,却耳聪目明,思路清晰。60多年前,报社开扫盲班的事儿,他仍然记得很清楚。“识字证书”的主人姜桂云,就是他的学生。

  据张老讲,沈阳市的扫盲运动是由工会发起的,要求各单位都办扫盲班。沈阳日报社也成立了职工业余学校,就是扫盲班。

  张永在扫盲班里教语文,但他是“兼职”。“我是记者,但我是二中毕业的高中生,差不多是最高文化了,当时全报社就刘黑枷一人是大学毕业生。我记得当年有一段时间我挺忙,又得采访写稿,又得在扫盲班里当语文教员。当时还印发了教材,我记得语法、文言文、写作,我都教过。”张老回忆道。

  据了解,扫盲作为一场大范围的群众运动,单靠正式教师和正常作息时间的教学,根本难以完成短时间扫盲的艰巨任务,只能采取“以民教民”的方法解决师资问题。国家号召发动识字的人教不识字的人,都加入到扫盲教师队伍里。

  “报社工会有专门的教员,但人手不够,就让记者编辑也去当教员。”张老说,沈阳日报社的扫盲,跟其他工厂、农民的扫盲不太一样,“能进报社的,都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。工人需要捡字、排版,也都得认识字,所以他们原来也有小学四五年级的文化水平。经过两年的扫盲之后,工人们都达到初中文化水平了。”

  据张老回忆,沈阳日报社的扫盲班不但教语文、算术,还教外语。”当时报纸上不但有英文,有时还有数学题,教工人学习算术、几何知识,所以工人们也得学这些知识。”

  当时的扫盲学习,并不挤占上班时间。“我记得工会的教员,早上7点就来给工人们上课,我是下午下班之后上课。当扫盲教员没有任何报酬,也没人计较报酬,还觉得很光荣。”忆起那段不计回报的岁月,张老感慨不已。

  据张老回忆,在1958年之后,沈阳日报社还成立了“新闻学校”,对优秀工人进行文化知识和采编业务培训,以使他们提升到记者编辑岗位。“最后虽然没有工人成为记者编辑,但还是有人去做了会计等工作,也算是得到提升了。”

  对“识字证书”的主人姜桂云,张老印象很深:“她一直做排版工人,我跟她还有她爱人都很熟。她当时学习很认真,工作也非常上进,后来还被评为劳动模范了。”

  昨天,记者联系到姜桂云的女儿温新宇,她表示妈妈患病十多年,已无法接受采访。“几年前我无意中看过妈妈那张‘识字证书’,以前倒没听她讲过扫盲学习的事儿。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,她就是一个劲儿地工作。但我妈妈爱学习,她喜欢读书看报。”

  从1952年开始,沈阳市的扫盲班遍布工厂、街道、农村。当时沈阳市成立了扫盲委员会,扫盲标准是:干部、工人要认识2000字,街道居民认识1500个常用字,并要求在1953年底以前扫除车间以上的干部文盲,1954年底以前扫除小组长、劳动模范、积极分子中的文盲,1957年底以前扫除全部行业工人中的文盲。

  这张“识字证书”,四边印有花纹,上方正中间印有毛主席头像。证书右侧边沿,有一行被裁成两半的字体,可见当时还有另一半存根。证书下边印有序号:第583号,左边的文字是:“学员姜桂云是山东省威海人,现年17岁,在沈阳日报社职工业余学校学完规定的课程,经过考试成绩合于扫盲标准,此证。1953年7月20日”。

  “这是我馆馆藏文物首次出借并参加全国展览,没想到,一展出就是这么高规格的展览。”据沈阳日报报史馆馆长王立成介绍,9月17日,教育部规划司联系沈阳日报报史馆,称在网上看到关于“识字证书”的报道,并想借走。对“识字证书”在“70周年成就展”展出,报史馆的工作人员都很高兴。

  沈阳日报报史馆成立于2016年4月,是东北地区党报首家报史馆,收藏并展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,比如接收统治时期报馆的《接收命令》、沈阳日报最后一块铅版以及扫盲班的《识字证书》等。

  王立成说,沈阳日报报史馆成立之前,曾面向社会征集史料,很多人将自己珍藏的物品拿来捐赠。3年前,在众多捐赠的物品中,《识字证书》就引起了关注。

  2016年3月28日,沈阳日报以《识字证书珍藏难忘的记忆》为题,对这件文物进行了报道。报道中称,识字证书是由姜桂云的老伴送到报史馆的,一同送来的,还有姜桂云的劳模证书。

  “作为一名工人,姜桂云在新中国成立后,自觉参加报社举办的业余文化学校的学习,并取得合格证书。这一纸证书,印证的是一名普通工人在新旧两个社会的不同身份、不同心态和不同境遇。是新中国激发了她学习文化的热情与自觉,这是一种文化自醒,同时也让她焕发了对生活和工作的热爱,对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,成为国家建设的主人。”王立成说。

  昨天,在沈阳日报社报史馆,记者还发现一件有关扫盲班的文物:一位90多岁老人捐赠的笔记本。在它大红布面封皮上,顶部一行字为“开展职工业余教育”,底部为“沈阳日报文化业余学校”。笔记本首页,是用钢笔书写的捐赠说明。

  “1952年,报社成立文化业余学校,聘我兼任地理教师,由我自编教材讲授,年底我被评为先进教师。……这本笔记本是当年送给我工作之用,现可作为纪念,也是沈阳日报开展职工业余文化教育的史迹。徐秋水 2016年11月15日 92岁。”

  “‘识字证书’参展“70周年成就展,是个机缘巧合。这件文物,是扫盲运动最直观的见证。”昨天,记者采访了教育部规划司的一位工作人员,据她介绍:“‘70周年成就展’是由国家发改委、中宣部牵头负责的。在国庆70周年系列活动中,是一项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。作为参与单位,教育部为展示新中国70年来的教育成果,挑选、制作了具有代表性的项目。在素材选择上,我们尽量挑选能够触动情感、引发共鸣的场景、画面;在征集实物时,我们重点挖掘了几个条目的展品,如识字证书、不同年代的三好学生奖状、新中国第一号博士等,都具有很强的历史纵深感。我们一般是从各省教育厅、直属高校等征集展品,但在查询扫盲运动资料时,无意中发现关于‘识字证书’的报道,我们很感兴趣,于是借来参展。”

 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,“70周年成就展”采用编年体的形式,以“时间隧道”展现了新中国70年来每一年发生的重大成就。

  “识字证书”所在的展板条目,叫做“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”,简要介绍了这项运动的经过和伟大成果:“新中国成立之初,全国80%人口是文盲。1950年9月,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立工农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开展识字运动,逐步减少文盲。全社会出现了夫教妻、子教父、能者为师、有文化的都来教、没文化的都来学的感人场面。到1957年上半年,全国扫除文盲2200万人。”

  9月24日,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向公众开放的第一天。许多群众一大早就赶来排队参观。

  记录开国大典历史时刻的影像,纪念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成通车的浮雕,寓意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几代人命运得以改变的场景,展现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在“大包干”契约上按下鲜红手印的群像,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模型,展现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说明,反映高质量发展的成果,体现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生动实践的沙盘,展示人民军队官兵在强军目标指引下奋勇前进的展板,呈现脱贫攻坚新进展的实景,描绘区域发展战略的地图,模拟月球车、“天眼”等的模型,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模型,体现全方位外交的展板……展览长廊犹如时光隧道,一张张图片展板、一件件实物模型、一段段视频资料、一项项互动体验,引人驻足参观。

  展览充分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科技展示手段,全方位立体化呈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党领导中国人民发奋图强、艰苦奋斗实现的伟大成果。 (据央视)


星空体育下载
 

Copyright © 星空体育下载官网链接(中国)下注册登录APP 版权所有 星空体育下载
全国服务电话:15853191456   传真:0531-87218226
公司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文昌山庄153号